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519篇诗词 ► 2条名句

瓜步阻雨

客里远经游,那堪有滞留。云山几千里,风雨一孤舟。

树影连江动,潮声撼地浮。故园归未得,南望使人愁。

春阴

浮云蔽日不舒光,那更东风故作狂。宿雨未收添积水,馀阴犹在閟诸阳。

山林有约空劳望,桃李无言也自伤。园柳鸣禽俱寂寞,只生春草满池塘。

观海云院百丈泉

接竹分来知几年,云房长得润枯禅。一从学士题诗后,吴下才闻有此泉。

又和徐肃夫原韵

蜩鸠何用羡鹏飞,自分林泉老布韦。青鸟不传王母信,白鸥能识海翁机。

荷锄陇上躬耕出,倚杖门前数畜归。衣食苟充吾愿足,浩歌乘月掩荆扉。

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

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题沈启南松陵别意

芙蓉秋水照双旌,冠盖纷纷出送行。见画不堪伤往事,冷风和雨过江城。

懊侬曲 其二

行路莫行远,看花莫看迟。花迟少颜色,路远长别离。

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 其二

诏许推贤送上天,此行真不异登仙。郡中岂独闻三异,囊底何曾受一钱。

已解铜章辞外补,定持霜简拜新迁。长洲苑里甘棠树,留与吴民说往年。

澄上人房紫牡丹开觞予以酒因诗以记

入春风雨长交作,水波绕舍如湖泺。桃李沾泥海棠谢,负却人家看花约。

追呼闻欲检民数,愁疾强扶来县郭。市中湫隘不可居,却向禅林借高阁。

忽惊妖艳破寂寞,况乃骈花与重萼。芳心晕露金粟敷,娇态迎风紫绡薄。

初疑僧伽演妙义,天女来听鬘璎珞。又如洞庭张广乐,仙姝联翩扬戍削。

传闻此种出罗山,未必分根尽河洛。姚家荒芜魏家废,总有华容亦非昨。

品题何须较优劣,但得相娱不为恶。老夫睹此喜欲狂,绕花吟行不停脚。

只愁两日损颜色,好事谁能致油幕。又无仙家漆姑汁,可使浓华不凋落。

老僧破戒为侬喜,斗酒沽来对花酌。扫除热恼得清凉,搅就醍醐出酥酪。

人生真赏贵适意,不在歌钟始云乐。夜深秉烛更相照,春城月暗鸣宵柝。

题小景送人归宜兴 其四

归向铜官下,长歌采蕨薇。岚光霏翠雨,湿尽薜萝衣。

舟中偶成 其三

细草绿侵沙岸,野花红点青山。短棹自随流去,暮禽相与诗还。

经濑水

匍匐昭关下,仓皇濑水浔。饭贤同漂母,报德异淮阴。

一死名无忝,千金漫尔沉。停车吊遗迹,长叹不成吟。

鲁廷瞻叶廷缙徐宪之送至龙江而别夜坐有怀

晚泊龙江上,君归我未行。乘流喜风顺,看月待潮生。

水市浮舟卖,渔灯入夜明。乡心与离思,扰扰梦难成。

谢沈彦祥茶鱼之贶二首 其一

新采雷鸣寄草堂,未开先作满林香。囊裁白绢封三印,芽茁黄金露一枪。

斗处连场誇得隽,烹时比屋散分尝。睡魔渴病俱消却,欲报惭无织女章。

遗橘吴铁峰

中园有佳橘,结实何累累。经霜不尽采,时为穷岁资。

念此难独有,一朝遗所思。所思亮不乏,聊用致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