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十灰

去年为春落,今日为春开。万里谁相识,白衣人又来。

望穷云鹤影,愁断杏花杯。一自幽香动,群芳梦欲回。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二

山深气序易,六月著寒衣。酷暑不终日,轻飙时到扉。

欺人夜色冷,落涧泉声微。久矣忘艰苦,谁为别是非。

秋风二首 其二

秋草吹将尽,寒香忽送来。轻盈衣带下,叱吸纸窗开。

羽客归何处,幽人独上台。徘徊山日落,萧瑟夜猿哀。

诸子送予江门口占慰别

岸柳难为别,江风欲送行。迢迢村路迥,漠漠野烟横。

挥涕怜儿女,牵衣愧父兄。不看分手意,谁识住时情。

偶述

秋雨满岩壑,横流似海潮。漫漫天地外,望望水云迢。

白日知何处,晴峦不可招。坐看人境寂,魂梦一时销。

悼离言

寒猋自西北,薄曙凄中林。揽衣起徘徊,慷慨怀昔人。

寿不及颜子,而有乐道心。担笈三千里,六七年于今。

风雨守穷檐,抱志暂安贫。念此冰雪姿,意气干星辰。

精锐造物妒,乖沴中肺金。适予移茅屋,扁舟发榕阴。

依依向长薄,帆没海烟深。到山始一月,遽然闻讣音。

盼望绝云涛,中宵情莫任。为学苦不蚤,清标负高岑。

自夏复徂冬,驱隙忽骎骎。犹忆别离时,美言竟斯晨。

九仞亏一成,石上空微因。

眼昏

去年齿痛疑生尽,今日偷生眼又昏。牡丹蕾小花同叶,山径云摇石作豚。

世故无闻真法界,目前不见别乾坤。解嘲未必全因老,亦有微言过漆园。

三良

一死安足难,斯人应自观。勋名盖宇宙,恩遇洽肺肝。

时异人云迁,慷慨多空言。不可以理揆,理直情易捐。

君子慎当念,转瞬分岳渊。李陵终负汉,苏武幸生还。

豫让徒自苦,荆轲易水寒。四子皆贤豪,硁硁各自存。

衰利从中来,久暂非所存。三良临穴时,抚膺岂偶然。

持此必死心,金石不能坚。圣贤行终身,名谊空周旋。

此道谁与知,黄鸟哀无期。

挽愿海

国久无真忠,忠者多见戮。家久无真孝,孝者先无禄。

为孝岂凶德,老病宜孤独。秋中痛吴门,气咽不能续。

再展海云章,零泪继宵夙。天高霜气寒,林空山木秃。

代谢理恒然,老少相往复。委运付生平,饥食聊自足。

早不闻孝思,使汝长受福。

五歌

眼前浩洁凌晨早,倾耳希声清夜多。渐入春郊花气暖,寒庭谁解泣铜驼。

十一尤

黄花落尽独怜秋,便放寒山倚石楼。伫望白云归洞壑,坐看孤雁下沧洲。

影同雪色惟堪赏,啸入春风不可留。一自参军吟欲绝,疏钟明月夜光浮。

送渐侍者

难为慈母道,养子自应知。信伏丛疑日,瞋多在喜时。

去惊秋陇早,归讶雪堂迟。风雨百年暂,寒山影未移。

送思圆

世外应无恨,忘情亦大难。话空千绪失,梦剧五更寒。

云水何人趣,溪山后日看。送君从此去,相忆路漫漫。

喜晴

清晨一开户,澄霁如平时。不减青山色,多添绿树姿。

白云归洞急,红日上梢迟。策杖园林外,鹧鸪啼向谁。

寿刘焕之副戎

真隐何殊水石间,王门深远意相关。入世但尊程氏学,论心唯许远公閒。

常供军储先输国,时舍僧田为近山。最喜年华才不惑,伫看儒术遍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