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257篇诗词

足疾

足疾在中年,萧衰只自怜。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

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二

有红杯面酒,无白鬓间毛。合世心虽淡,论文气转豪。

迂疏怜野叟,萧散敌儿曹。免被南华笑,忧时两目蒿。

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

荣利机关拙,云泉兴味多。岂同愚士窘,自合圣人和。

敛敛青毡旧,酣酣白石歌。故应消息有,贫独奈余何。

和酬道先贤良见寄新句

中林独往寡襟期,祗与耕桑治町畦。迟晚识君真幸会,生平于世似分携。

未能捧履师黄石,且欲同歌效紫溪。郡阁郊园遥百里,未妨怀寄屡封题。

高赋亭二首 其一

耳外蜩螗响切才,眼前冈麓秀环回。曦光堕地收风尽,云脚遮山送雨来。

长恐易成多事恨,可怜难见绝尘才。何由上得昆崙顶,试使烦襟磊落开。

将归南城留别高赋亭二首 其一

一上高亭一惨然,飘流无状见风烟。林泉本是侬家分,衣食刚为此世牵。

流水岭云能自得,樵歌谷响远相连。来时祇恐禽鱼笑,掩敛南华第一篇。

朝曦阁诗为李道正赋

道人开阁破东厢,惯看朝曦亦坐忘。但见长时似车盖,不知何处是扶桑。

云归后崦阴无迹,水过前渠响自忙。雨露纵然能恶作,未妨微白到书床。

道傍见乞士捕虱

夕阳拂西冈,黄淡映古道。晚风吹高林,病叶落如扫。

饥人瘦于伞,俛默坐沙草。扶危犹强兴,力备辄反倒。

还持蓝缕缝,委曲捕虱蚤。视荒数抽空,杀缓或失脑。

悠然不能罢,似欲锐钩考。宁思百骸间,群蚁即入保。

傍行笑相顾,慧悟信难早。噆伤乃知嫌,馁死岂谓好。

方为大销灭,而畏小苦恼。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骂贱,发白讳呼老。与尔不同年,谁能共怀抱。

麻姑山诗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

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麻姑山诗

日脚退前楹,崇堂豁明净。缣缃出百函,翰墨睹三圣。

舒张溢墙壁,灿烂累签㡠。鸾龙交飞翻,金石避坚硬。

毫无半分弱,大至袤丈劲。真行体兼精,篆籀法毕正。

篇章入题写,作者一何幸。伟哉天纵能,岂谓学成性。

名山遍藏蓄,终古得辉映。墨客徒醉心,黄冠荷覃庆。

尝思八世主,覆焘足仁政。诗书所敷扬,乃独蔑此命。

将非史官略,纪叙非尽并。不然天日资,肯特记名姓。

或应淳古治,不以馀艺竞。肤浅难考评,随群但称盛。

邓夫子

吾交邓夫子,富有免俗气。包含吉人道,混协时辈事。

读书三十年,恬寞无所嗜。物古少明眼,声希难侧耳。

幽姿审如此,镌错安得致。余生鲜谐合,幸此蒙羼厕。

上岳眺高远,趋涛玩滂濞。由来魏王瓠,不在惠施弃。

送及之丞公

先朝贤御史,风彩九州钦。嗣子传家法,孤芳映士林。

忠良常在我,便佞不关心。得庆宜蒙福,时清岂陆沉。

衰病

衰病相侵卑,劳生得意迟。两腓初瘦后,左耳半聋时。

已取世上苦,强将天下知。只宜收散质,偷惰学支离。

笋蕨

笋蕨吾山味,风埃旅馆心。杯盘感时节,魂梦解参寻。

烂漫销青紫,横斜破玉金。平生疏淡意,饱足望家林。

送唐杰重过金陵

金陵春水解归舟,重到金陵恰仲秋。世路已衔奔走恨,风光更引别离愁。

支持事变何由办,叹息安閒不易求。只有北山长好在,为余频上冶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