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904篇诗词

题家藏二画·二虎

一虎弭耳行,一虎立而顾。

猛鸷乃天资,亦尔相媚妩。

媚妩尚眈眈,况复逢其怒。

吾闻宣城包,今古称独步。

投老笔愈精,利牙爪可怖。

方其欲画时,闭户张绢素。

磨墨备丹彩,饮酒至斗许。

解衣恣盘薄,手足平地踞。

顾眄或腾拿,窥之真是虎。

捉笔一挥成,神全威不露。

此其真是欤,为我振蓬户。

藜藿将不採,何止讋狐兔。

送赵德老观文东归

往还不过酒三行,成败同观棋一枰。

东海敢言成二老,西湖自足度余生。

朅来便觉废兹事,归去定须寻旧盟。

锦里锦坊秋色里,梦魂先已到江城。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啐啄同时不偶然,史君提起正当年。

向来闹市难行道,今日人天听说禅。

送王伯奋守筠阳

三槐名德萃清门,七叶为州赖有君。

道院无忘山谷赋,郡斋当继颍滨文。

君应膝上怜文度,我向东床忆右军。

振起家声差易耳,便看奏最蹑青云。

上魏丞相

梦庵深坐宴朝曛,只有梅花对此君。

今日衣冠有巢许,向来元凯佐华勋。

入山谁解访弘景,载酒时应问子云。

童讽写成心未懒,可因贪佛赞论文。

送从子渊宰浦江

谁云宦路足岖嶔,送子之官独放心。

廉介有余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

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

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具美堂

明光殿里早催班,亭午天街从驾还。

已听欢声传市井,更看喜气满湖山。

联镳远去閒寻胜,烂醉归来夜叩关。

但愿两宫千万寿,退公时得过云间。

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

族姓朱陈盛,夫人事愈明。

老姑俱上寿,难弟各清名。

节行辉丹管,门闾照赤城。

宝邻方有托,何忍送铭旌。

贺监湖上

万顷平湖一苇杭,此归喜似贺知章。

上恩赐与西湖曲,遂老吾家归照堂。

樊运使挽词

科目公余事,南宫第一人。

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

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

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

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

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

当时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怜盛氏甥。

陈文懿公挽词

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次韵十诗

秋来病体费支吾,深闭柴门卧草庐。

药裹多寻医者问,酒樽寖与故人疏。

时须勉强陪来客,未免辛勤答远书。

此外儒生真气习,简编犹欲趁三余。

走笔送僧义冲

一气行太虚,流形纷不齐。

要之本无物,洞然无足疑。

梵志有至言,还我未生时。

烧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词。

冲师名家子,少年习裘箕。

谈吐霏木屑,落笔皆珠玑。

自称十年来,不复念作诗。

空门坐枯禅,绮语知昨非。

闻之意已消,谈笑到日西。

习气终未尽,旧编还自携。

秀句堪供佛,古作力可追。

爱玩不去手,未免成一痴。

又欲上西湖,驻锡来语离。

我生堕宿业,笔砚置藩篱。

拔擢困胃肾,未老神已疲。

几欲焚故藁,要使心清夷。

君诗既不作,何不等弃之。

万事都放下,一意探玄机。

语罢复自笑,无使高人知。

作诗固无用,参禅亦胡为。

劝人反自蹈,此纸何必挥。

不如两俱忘,他时赤体归。

赵路铃挽词

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

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

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

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