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904篇诗词

习马长杨诗

强汉承平后,兢兢武不忘。

整师临五柞,习马向长杨。

冀野来骐骥,天闲出驌驦。

骧腾射熊馆,驰骤华山阳。

辇路千蹄稳,瑶池八骏良。

上方勤阅武,愿赋翰林章。

它山堰

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

谁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澜成两段。

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谿长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泻入长江势奔窜。

贤哉唐家王长官,欲图永利输长算。

想得惨澹经营时,下上山川应饱看。

西偏千岭相属联,惟有兹山拥东岸。

遂於此地筑横埭,截取众流心自断。

斟酌利害不全取,高下参差仅强半。

水大十分七入江,徐挹三分供溉灌。

支流瀰瀰穿郡城,脉络贯通平且缓,

旱时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

无穷庙祀报元功,像设森严人敢玩。

梅梁夭矫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

前辈所作多神灵,日月真成赤心贯。

后人小智或更易,费尽工夫随破散。

河堙盍浚谋不集,堤断河倾流甚悍。

富民缩手人受殃,仰望古人重与叹。

老木号风波湛碧。画屏俯仰丹青焕。

更须积雨看惊湍,濡足褰裳何足惮。

去家不远时一游,短艇垂纶流可乱。

八月傥有仙槎来,便欲乘之泝天汉。

它山

素霓横卧作雷吼,日射细鳞银雪光。

安得此身如白鹭,修然终日在梅梁。

送苏伯昌大卿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寄题阆风刘允叔月波

浮海思乘桴,拾月或挂席。

何如阆风仙,渤澥坐中得。

隐几时观澜,黏天四无壁。

清夜水不摇,孤蟾静沈璧。

飘风一过之,波光湛空碧。

万顷玻璃田,荡以黄金波。

我欲从之游,尚恐一层隔。

何当携珍茶,石井试余滴。

再过鹿伯可

又上先生见一堂,澹然宾主两相忘。

不知海内清风满,但觉山中白昼长。

小雨络林妨蜡屐,靓妆环坐快瑶觞。

曲终扶杖欲归去,即咏白驹三四章。

雪中迎驾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鵷序欣趋玉笋班。

道上峰头皆见日,绝胜衔烛照崑山。

戏赠怡云平老

深山中拔出闲身,闹市里寻得静处。

相逢了白话三通,那个是末后一句。

不因闻所闻而来,不为见所见而去。

岭上白云君自怡,何时许得同龛住。

送朱季公守封川

桐乡汉有大司农,封守今推陈秀公。

君向邦人著遗爱,近追相业远家风。

山阴道中

昨夜山阴古道中,蕺山直上最高峰。

今朝更踏山阴道,却向云间认八松。

木蕴之国博迁居

寄斋今日又迁居,门巷相过五尺余。

王子何妨借人屋,渊明不必造吾庐。

大千眼里无非奇,三十乘中皆是书。

祀灶卜邻无用尔,只今天上有锋车。

李尧卿挽词

里社久相从,知君阴有功。

救人多药喜,持论耻雷同。

素业诸郎在,浮生一梦空。

凄凉宋清传,健笔愧河东。

北行雪中渡淮

风捲清淮夜不休,晓惊急雪遍郊丘。

坐令和气三边满,便觉胡尘万里收。

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

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程文简公挽词

太上崇耆旧,龙鳞手可攀。

胡为遯荒野,竟复老商山。

汉阁颁纶渥,瀛壖拥旆还。

灵光遂陈迹,西望涕空潸。

春游遇雨

公子喜青春,欢迎弗厌频。

久晴都不问,好雨却成嗔。

桃杏红方入,禾苗绿未匀。

请君停杖履,俯念耦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