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112篇诗词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揽辔驱驰始得閒,便陪五马访名山。

恍如境出青霄外,真是身游碧落间。

地辟天开非假凿,崖高壁立自成关。

奇奇怪怪离名状,独荷元龙许附攀。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杜陵四海志,不忍寒飕飕。

投我一红炉,果胜千金裘。

和陈七峰七诗韵

形相犹吾庐,主者自有执。

执乃所性存,不计年百十。

庐则有坏时,似井废不汲。

能原始要终,修短非缓急。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原,其余安足言。

但原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落落,自分安其偏。

挽陈和仲二首

至宝幢边宝器钟,含光承影状难穷。

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万派中。

炼不回容精匪石,灼无变泽气如虹。

谁疑湖海豪犹在,安得楼高更卧龙。

赠饶仲信静镜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羽。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认拟。

心比於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

以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天台石桥

石桥龙行甲台山,吼雷喷雪透玉关。

石梁拟伦固未易,龙渊埒美犹良艰。

风神凛凛耸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间。

昔闻今见未曾有,游人何嗟行路难。

金溪道中六首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

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

金溪道中六首

出门逢行人,经纬真如织。

织成幅员长,皆是名利力。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四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系兴替。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如有一胜著,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辟天地闭。

江阴风寒地有感

西浙因曾究竟看,澄江端的是风寒。

户门人合为防密,南北天非立限宽。

误认孤军成僻小,谁思紧处是辛酸。

原兴重镇加经理,忍见寥寥守备单。

水调歌头(三月初三)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观岩宸。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偶成五首

柔条嫩叶春新媚,劲干刚枝岁久磨。

忺厌人情每相反,欲支大厦问凭何。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乳滴珠垂石缀旒,冰清醽绿水鸣球。

龙宫凤穴排苍壁,燕垒蜂房涌碧琉。

公爱彼山岩石峻,我贪此洞冷泉幽。

无双奇观难穷处,便欲留身就隐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