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242篇诗词 ► 112条名句

郡内闲斋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与生公寻幽居处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与生公游石窟山

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跻险构灵室,诡制非人功。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咄咄共携手,泠然且驭风。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以此篇答焉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

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通籍微躯幸,归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节暑云炽,纷吾心所尊。

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徒知恶嚣事,未暇息阴论。

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

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籁喧。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

懿此高深极,徒令梦想存。盛明期有报,长往复奚言。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初秋忆金均两弟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秋怀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登襄阳岘山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登荆州城楼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