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51篇诗词
►
3条名句
郊庙歌辞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五郊乐章。雍和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珪币咸列,笙竽备举。
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五郊乐章。舒和
执籥持羽初终曲,朱干玉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享太庙乐章。永和
肃肃清祀,烝烝孝思。荐享昭备,虔恭在兹。
雍歌撤俎,祝嘏陈辞。用光武志,永固鸿基。
五郊乐章·肃和
律周玉琯,星回金度。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火林散雪,阳泉凝冱。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郊庙歌辞
浚哲惟唐,长发其祥。帝命斯祐,王业克昌。配天载德,就日重光。
本枝百代,申锡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