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55篇诗词
►
1条名句
哭怀林 其二
年少才情亦可跨,暂时不见即天涯。何当弃我先归去,化作楚云散作霞。
却寄 其二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虞美人令/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干楼晚眺 其一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
断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哭怀林 其三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哭耿子庸 其四
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恻恻。太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
缓言微风入,疾言养叔射。粗言杂俚语,无不可思绎。
和光混俗者,见之但争席。浩气满乾坤,收敛无遗迹。
时来一鼓琴,与君共晨夕。已矣莫我知,虽生亦何益。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孙身。
才倾八斗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古道通三晋
黄河远缀白云间,我欲上天天不难。三晋谁云通古道,人今惟见太行山。
同周子观洞龙梅
一枝斜倚古垣东,白首逢君出洞龙。莫怪花神争笑语,周郎昨夜此山中。
哭耿子庸 其三
太真终日语,东方容易谈。本是闽越人,来此共闲闲。
君子有德音,听之使人惭。白门追随后,万里走滇南。
移家恨已满,敢曰青于蓝。志士苦妆饰,世儒乐苟安。
谓君未免俗,令人坐长叹。
清平乐·落梅呜咽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天惊梦蝶。唤起画楼伤别。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秋怀
白尽余生发,单存不老心。栖栖非学楚,切切为交深。
远梦悲风送,秋怀落木吟。古来聪听者,或别有知音。
望东平有感
我来齐竟上,吊古问东平。雨细河鱼出,云收山鸟鸣。
夭桃夹岸去,弱柳送春行。最乐谁堪比,惟君悟此生。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